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土壤要求(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)
1、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要求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: 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。这涉及到周围环境的质量,尤其是水和大气质量,必须没有任何污染。 生产过程要遵循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范。这要求在种植过程中,优先使用有机肥料,并严格限制化学肥料的使用。
2、首先选择深厚松软、肥力充足且结构良好的土壤,并做好整地工作。然后根据土壤类型及种植地区等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,再选择优良的种子,对种子进行消毒工作。接着根据蔬菜的生长习性做好田间管理、中耕除草、搭架整枝等工作。最后注意合理浇灌和施肥方法即可。
3、作为生产无公害蔬菜地块的立地条件,应是无公害污染源区;种植地块应排灌方便,灌溉水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;种植地块的土壤应土层深厚肥沃,结构性好,有机质含量达2%至5%;基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,土地连片便于轮作,运输方便。
4、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环境质量要求规划基地;灌溉水源必须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源标准(GB5084——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)。生产的基地土壤必须符合国家菜田土壤卫生标准二级(含二级)以上。施肥技术采用平衡配方施肥。生产过程以基肥为主。肥料选择以专用肥料为主。
5、无公害蔬菜栽培的首要工作就是要选择一个良好的种植环境,要求田块远离污染,保证土质肥沃、疏松、排灌便利,并且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施肥,让无公害蔬菜正常生长。
根据安全性程度,农产品可以分为无公害、绿色食品和有机三个档次。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使用任何有毒有害农药、化肥及其他化学物质,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。绿色食品是指在无公害基础上,还要求农产品在生产、加工、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控制,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。
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,但禁止使用高毒、高残留的农药。绿色食品: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,采用特定生产方式,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,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、优质、营养类食品。
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(农产品),三者简称“三品”,农产品地理标志称“一标”,以上通常称“三品一标”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。
目前我国与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相关的食品认证形式有三种,即有机食品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。三者从概念、生产标准、技术要求、认证形式和安全等级上具有明显的差异。
1、专家解答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灌溉水质量应符合表2规定。表2无公害蔬菜灌溉水质指标 注:①采用喷灌方式灌溉的菜地应满足此要求。②白菜、莴苣、茄子、蕹菜、芥菜、芜菁、菠菜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。③萝卜、水芹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。④采用喷灌方式的菜地以及浇灌、沟灌方式的叶菜类菜地应满足此要求。
2、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灌溉用水的标准,应执行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。该标准适用于全国地面水、地下水和工业用水、城市污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农业用水。无公害蔬菜栽培应尽量用地下水,并应符合加工用水质量标准。因为地面水和工业废水的水质很不稳定。
3、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,必须切实防止环境污染,包括防止大气、水质、土壤污染,尤其要防止工业的“三废”(废水、废气和废液)的污染,防止城市生活污水、废弃物、污泥垃圾、粉尘和农药、化肥等方面的污染。同时,对酸雨的危害,也需有所预防。